门派首字母检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
您当前的位置: 华夏武术传承网 - 首页 - 武术门派

入驻传承谱系

心意拳918人浏览过

中国传统武术拳法 分享:https://www.huaxiawushu.com/menpai/XinYiQuan/tedian.html

中文名:心意拳

 全称:心意六合拳

创始人:姬际可

传承人:约 位传承人

传承小程序

传承小程序

心意拳二维码

心意拳谱系传承 心意拳相关视频

  养生


  心意拳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的拳种.笼统的说.拳术运动都是有利于养生的.心意拳的理论基础就是内外兼修.只要训练方法得当.程序合理.循序渐进.是有养生效果的.养生的过程是随着训练的由浅入深而进行的.不过也得注意.度的把握.毕竟,练心意拳练出毛病的也是常有的.


  学习


  我们知道心意拳中主要是“十大真形”和它们的“十大灵法”。在心意拳形架中有动物爬行类:龙、蛇;有禽鸟飞行类:鹰、鹞、鸡、燕;有走兽类:虎、马、熊、猴。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,它们虽为动物,其特长是人类不能比拟的。动物在自然界都有各自的真灵和真性,人善走不如熊、虎、马;善飞不如鹰、鹞、燕、鸡;爬不如猴、蛇类。如虎的登山勇猛,熊的力大无穷,马的俊美飘逸,猴的灵活多变,所有这些都是人类要学习的。它们的一些本领比人类大,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,所以,我们一面要学习它们的优点和长处,一面还要和他们交朋友。人类由于受到红尘世界的污染,人的本能灵性在逐渐地泯灭,人的灵活不如猴类,勇猛不如虎、豹,力大不如熊类,疾快不如骏马,人类没有翅膀不能像鸟儿那样飞翔,不如鱼儿那样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,这一切都是人类需要向动物学习的。我们练心意拳的人有一句口头禅说“学习动物拳,打挑领,放丹田;一去天朝前,再去地朝前”。所以我们在学习心意拳时,要学好拳术中动物的灵性和捕食技巧,还要研究动物,既要学习这些动物的长处和灵性,也要学会和动物相处,并和动物成为好朋友。


  俱乐部


  心意拳俱乐部于1997年在中国山西省成立,由第六代传人,也是首位外国人传人的,北西胜海任代表。心意拳俱乐部遵照中国的传统方式进行学习。超越国家,民族,以及语言,文化和习惯上的差异,传播正确的武术。教授学习山西省祁县为中心传承下来的戴氏心意拳。


  相关知识


  心意拳为什么要练矮步?


  心意拳为什么要练矮步——踩鸡步,并寓各种打法于鸡步行进间?很多朋友说,站直了打更方便。没错,可以站直些打,也的确更方便。事实上,后世的河北形意拳就站得较高,五行拳的击打高度同各种现代搏击并无大异,十二形中的虎扑已基本同于平推(当然真正的练家还是体会到了其中有上下的变化)……为什么心意拳入门还要踩鸡步?据说卢嵩高先师还让初学者们排好了队在大操场上鱼贯而行踩鸡步?难道这只是考验学者的毅力吗?


  身型的高低变化是心意拳打法的基本特色之一,是“束展”。站直了打,威力大减。而之所以朋友们说站着打很不错,很大程度是我们没意识到事实上我们实打的机会很少,也根本谈不上再去辨别其中打法凶狠度的差异。


  心意拳拳把很少有平来平去的,它总是含着向前斜上或斜下的劲意,这种“上”“下”不是含蓄的示意,而是要在操练时实实在在地打出来;不是玄妙的暗劲,而是要在身型上扎扎实实地做出来,真正做出“塌天”和“翻地”的劲意来。在实战上,不是简单的平击,而是通过鸡步弓牮步等的变化使自身突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,以达到:蓄势--展放,也就是束身展身,“束展”二字,整个人象弹簧压扁突然弹放,或象钢索突然崩断,将对手向前击出的同时,有向上挫飞起来或向下砸顿下去的效果,威力当然不是平击所能比。“虎扑”,“摇闪把”,“挑领”,“虎抱头”,“卷地风”等都有斜上的翻劲,将对手斜上打出,而“鹰捉”“大劈”“斩捶”“一头碎碑”等都有向下的罩劲,将对手斜下打出。比如大劈,大劈往往用在第二动,如第一动先由低身作“挑领”(近则“虎抱头”)长身而起,将敌人打成(或惊成)被掀之势,此时紧接大劈,沉身下势,连肩带背劈下,由上而下,这就不同于人站直时只是用肩平着去靠对方,而含有劈,砸,撞,压,挤种种在内。如果同时管脚的话,那就象契槽里卡着一段木条,你一凿下去,“嘣”,凿子占了它的位置,而木条飞了——对手将被拔根摔出。而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威力,都是由于有身型的束展。


  “束展”不仅威力大,而且在打斗时更有机动变化性,使对手卒不及防。如上之第一动,由下而上,不管打到没打到,它都打破了敌方的防守平衡,“惊势”,而且达到了一个重要的目的:进身占位,这时再施的第二动大劈,就是真正的贴身打法了,所以“近身”哪里来?是过程中打出来的,就象高手下棋,它暗含的第二下你往往事先察觉不到,而不是我喊“我要近你身”,而你反讽“你如何近得”。——这也正是心意拳老辣的地方。


  而上述这一切,束展释放能量,高低变化破敌之势,由远突进站位夺势,都不是光站直了走近就行的,而必然要靠行进间鸡步的变化发动而来,其实如心意拳“四把”的编排上,都是这般一束一展,一高一低地在安排着的,个中练习所含的这个东西,不知学者们又是否都意识到了呢?


  回到开头所说,现在的心意拳练习者大都是练一套打一套,能偶尔用上一两下所练的心意把势已经很不错了,又何能奢谈更多呢?如果以膝肘击人,对一般人来说吃一下就够了,当然站直了打也无所谓——本来也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“对手”,更谈不上是“格斗”。所谓“杀鸡何用牛刀?”但以此竟蠢蠢地以为鸡步矮型之无用,则是贻笑大方了。


  正因为鸡步矮型往往只被真正懂得用法的朋友所识,所以它往往反被低俗群所嘲笑。其实格斗中的高低变化是严肃而重要的课题,心意拳由冷兵时代过来,《手臂录》论及:如果双方都持四平枪怎么办?那么须蹲身以“低四平”或长身以“高四平”破之。职业拳击手如泰森者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比赛时做猫腰猛击状。击剑台上也还常现着标志性的低身弓步突刺动作。————而在祖国心意六合拳中,更是将这种高低展放变化有意识,有系统地运用在了拳把中,达到了“束展二字一命亡”这样的认识高度。这不是故弄玄虚,而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。我们切不可因为自己不会用,没机会用,而将它丢弃。事实上对拳艺欲深造者,欲同国际武友切磋实战者,这都是一笔宝贵的技术财富,一笔高级的财富。


武术传承人推荐
  • 刘福田心意拳第8代传承人

    刘福田

    传承人介绍 传承图谱 传承

  • 李文彪心意拳第8代传承人

    李文彪

    传承人介绍 传承图谱 传承

  • 宋国宾心意拳第7代传承人

    宋国宾

    传承人介绍 传承图谱 传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