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驻传承谱系
武当派461人浏览过
中国传统武术拳法
中文名:武当派
全称:武当派
创始人:张三丰
传承人:约 位传承人

传承小程序
武当派二维码
武当派谱系传承 武当派相关视频
武当派的起源传说与道教圣地武当山及张三丰紧密相关,以下是对其起源传说的详细阐述:
武当山的道教背景
武当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动圣地。早在汉魏以前,就传说有不少羽客、隐士在此隐居修炼。南朝刘宋时的刘虬曾解官辟谷于武当,晋太康年间(280~290年)的谢道通则辞官入道,西上武当于石室中结茅修炼。唐太宗时,姚简曾为武当节度,后也隐居武当。五代宋初的陈抟更是曾隐居武当,诵《易》于武当五龙观,后又隐居武当九室岩服气辟谷20余年之久。元代时,武当山已有法师叶希真、刘道明、华洞真等任武当提点(即道官)。
张三丰与武当派的创立
张三丰,辽东懿州人,名全一,又名君宝,号三丰,又号玄玄子,因衣裳褛褛、不修边幅,人称张邋遢。他自幼聪颖过人,曾熟读经书,并在多地学道修炼。相传元时,他曾在河南鹿邑太清宫学道,后又至陕西宝鸡金台观学得养生延命之术。明洪武后,他又至湖北均县武当山玉虚宫五边树结茅庵修炼,修炼内丹大法,如武当内家拳、内丹睡功、阴阳调息功、筑基功等,最终成为太极拳的创始人。
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期间,深感武当山灵气逼人,是修炼道法的绝佳之地。于是,他在此地创立了武当派,并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。真武大帝,即玄武大帝,因避讳而改称“真武”,为北方七宿即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的合称,以其形似龟蛇,故名“玄武”。其地位崇高,为我国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,亦为道教所供奉,更为武当派崇拜。
武当派的壮大与发展
武当派在张三丰的创立下逐渐壮大,并吸引了众多弟子前来学艺。明成祖朱棣对张三丰及武当派极为尊崇,曾命人大修武当山宫殿,并赐名“太和太岳山”。张三丰为成祖疗病,深得成祖信服,由此张三丰声名大振,武当山也由此大兴。此后,武当派在明朝历代皇帝的扶持下,成为了全国道教活动中心,呈现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。
起源传说的影响
武当派的起源传说不仅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容,也为武当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张三丰作为武当派的创始人,他的传奇经历和武学成就更是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。同时,武当派的起源传说也促进了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,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道教文化及武当派。
综上所述,武当派的起源传说与道教圣地武当山及张三丰紧密相关。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期间创立了武当派,并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。在明朝历代皇帝的扶持下,武当派逐渐发展壮大,并成为了全国道教活动中心。武当派的起源传说不仅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容,也为武当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