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华夏武术传承网 - 首页 - 理论研究 - 太极拳

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由来和特点

2025年01月04日 编辑:小武 来源: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:175次

 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由来和特点


 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,不是唐朝原来说的三十七式。是在一九五三年,在工业学院教学过程当中,根据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老架子改编而成。


  八十三式太极拳是杨禹廷先生根据吴式太极拳老架子改编的,一共有九个揽雀尾,九个单鞭。每个揽雀尾后面有八个式子,九个揽雀尾是九九八十一,再加一个起式,加一个收式,一共是八十三式。


  由于八十三式太极拳比较长,要学很长时间,学员们经常是学前面忘后头,学了后头忘前面,来回这样好几年也学不完。后来大家提出意见:是不是把它缩短一些?后来分成六段,分成六段也不行,前三段学会了一停,教后面三段,后面三段学会了前面的又忘了。而且练习的时间也受限制,一般需要在工间操的时间(一刻钟)要打完。


  我就动了动脑筋,发现学不会的原因是这样:前三段有单鞭、揽雀尾,后面又是揽雀尾,一共是八个式子,九个揽雀尾,做做有时就练串了:练完第一趟十字手,到第二个十字手不知道怎么做了,有时候想起前面的了,就打到后面了,野马分鬃等等就乱了。


  通过删改,把重复动作去掉,剩下一共是三十七式个不同的姿势。再结合结合运动量的大小,重新编排顺序:把运动量较小的放前面,平衡动作,较难的放中间,由小运动量逐渐加大,到收式再逐渐减小。


  三十七式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做到用意不用力。这句话怎么来的呢?太极拳是以心行意,以意导气,以气运身。


相关阅读